上周,发改委发文《印发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到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如何去引导绿色消费。其中提到“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也是发改委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及“网络约租车”。
与此同时,交通部的专车新政征求意见稿已过了5个多月却迟迟不见终稿落地,悬在专车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还在。从去年开始,国家对于专车企业就一直保持着“雷声大、雨点小”的姿态,一面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一面却在具体政策上徘徊不前。
怎么“支持分享经济”?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分享经济”这种弹性就业的模式受到了人们的拥戴,尤其加上互联网企业去年高额的补贴方案。君不见,除了打车软件,各种兼职外卖员、兼职快递员、兼职情感咨询,闲置车辆租赁、闲置房屋租赁等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95万亿元,分享经济领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在50%以上,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在这次发改委发文中,对于“共享经济”的举例主要是“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俗出租”、“旧物交换利用”,拼车,再次被倡导。
但是要支持,政府应该如何支持?其实在专车新政征求意见稿中对“提前预约”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顺风车同样是开放的态度,但对于“私家车”进入专车平台则是交通部的立法底线,对于目前市场份额最大,介乎于专车与顺风车的“滴滴快车”、“人民优步”等廉价专车则造成了尴尬的局面。
两者从一创立就号称“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车价之便宜不能满足司机的“盈利”,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平台的补贴,那么平台补贴是否在司机“盈利”范围内呢?
从这个角度说,“预约”就是唯一可辨别的分界线。嘀嗒拼车联合创始人李金龙曾告诉南都记者,预约,可以保证该司机真实存在原行车路线,不是以此为职业。但也曾有专车平台告诉南都记者,专车最大意义是对弹性运力的补充,而预约中的顺风车依然在“计划运力”的范畴,它能提高运力效率,但对于运力稀缺的场景则无能为力。比如说优步曾表示其超50%的订单来自于地铁延长线及闲时打车,这两个场景明显不是顺风车能解决的。
笔者猜测,在网络约车已经明确为司机与乘客持证上岗的高端出租车模式之后,廉价专车与顺风车需要有同样的政策配套出台,或者反过来直接将其定义为不合法,清除出出行市场,否则这个“文字游戏”一直纠缠不清,保险、问责甚至政策激励都无法在基层落地。也因此,专车新政的终稿之所以难产,或许也是在等被大力提倡的顺风车同步推出。
新能源停车位,建设有目标了
此次《通知》出台后,滴滴、uber都发布官方回应。滴滴主要提及“滴滴顺风车、快车拼车在降低碳减排、提高城市运能、丰富出行体验、促进行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而uber则还提及“与国内大型汽车生产厂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去年底,uber宣布了广汽的战略投资,也专门提及“新能源车”的购置与使用。
不同于“网络拼车”的“积极态度”一直在放空炮,此次《通知》对于新能源车则提出几个明确的时间表指标。“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2016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
新能源车,可能会成为专车市场新一年的变量,当然主要指其在政策受欢迎程度。首先,新能源车不受各种“限”的影响,比如说广州风雨欲来的“限外”政策,去年底,广州交委曾要求专车平台清理平台外地车,一个月内清理了8万辆,而滴滴、uber也宣布停止外地车的登记注册,但新能源车不受限牌影响可上本地牌照,同时,在北京等限行城市,新能源的优势则更明显;其次,新能源车厂商正享受着政策补贴福利,大量新车进入市场,也需要专车这种B端渠道扩大影响力与推进基础建设。
那对于消费者有什么影响呢?笔者预测,今年,各家平台的补贴政策更多可能会出现“新能源”三个字。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许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