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新常态下的智能化突围——谈新能源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6/5/3   浏览6630次   

[摘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已成红海,企业未来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问题,更多还是后续用户体验以及服务。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已成红海,企业未来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问题,更多还是后续用户体验以及服务。

 

对话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八乡隆弘

 

“2030年本田新能源汽车将占2/3”

 

顺应中国市场的发展热潮,奉行不冒进、不盲目扩张的本田汽车选择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上极速前进。未来15年,本田在新能源车领域主要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同时也在研发电动车和氢燃料车等,力争本田新能源车在2030年占其全球销量的2/3。此外,本田也在加快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争取自动驾驶汽车在2020年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记者:本田在新能源路线方面是不是坚持以混动为主,包括新能源、电动作为一个补充?这次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为什么直到今年才会在新车型搭载,这个决策为什么会那么慢?

 

八乡隆弘:首先,我今年2月份在日本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也向大家介绍过,本田目前新能源车技术还是以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这两项技术是我们争取尽量扩大销量的两种车型。下一步会在零排放的车型里,包括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方面,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本田的新能源车要达到总销量2/3。

 

记者:本田除了HEV,还有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的车型,有没有在全球范围推出新车的计划?

 

八乡隆弘:我刚才提到了几个车型,比如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我们计划在2020年前导入中国,美国计划是2018年导入,燃料电池电动车今年3月份在日本已经开始了租赁销售,目前计划今年之内在美国开始租赁销售,在中国我们会根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会根据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参考市场环境,来考虑具体的投放时间。纯电动车,美国计划在2018年导入,导入以后会陆续在日本、中国,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具体投放的时间。

 

关于混合动力车型,今年我们首先会在中国投放雅阁混合动力,接下来其他的车型也会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意愿推进我们投放的计划。

 

对话广汽集团执行董事、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

 

“不炒作,低头干”

 

除了全球首发首款七座高端SUV传祺GS8,发力高端市场外,广汽传祺在本届车展上还展出了将在今年上市销售的纯电动车GS4EV等车型。据悉,今后两年,广汽传祺将推出五款新能源汽车,其中今年将投放GA3SPHEV、GS4EV和GS4PHEV,而它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0万-20万辆。

 

记者:广汽今年会重点投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放的节奏和定位是什么样的?

 

吴松:对新能源我们从来不去炒作,低着头去搞,在新能源里面传祺已经做了五年,主要是研究院在主导。我们集团也想成立新能源公司,但经过两年的调研,最后决定不单独成立新能源公司,而是放在广汽乘用车成立新能源分公司,且专注于做三电技术的制造。从去年成立到现在,时间很短,预计今年6月份就可以投放。

 

电控部分,现在由我们集团的零部件提供,电机是外购。我们虽然在新能源领域起步晚一点,但我相信几年之后,你们会看到传祺后来居上。我们去年投放的新能源GA5PHEV,今年一季度投放市场表现非常好,供不应求,订单交不上。比如说优步、滴滴,还有个人购买方面都有好的表现。今年又会推出三款车,新能源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GS4EV预计在6月份投放市场,还有GS4PHEV,可能在9月份,今年三款车里面,主要还是前期的铺垫,真正的发力预期到明年。到明年还有两款车,一款是基于A级车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叫GE4,这款车在全世界都具备领先水平,不管是从电池系统、电控,还是整个车的安全设计等方面。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不遗余力,投入重要的资源,但是会逐步发展,要根据三电技术的发展,以及我们在产品培育的成熟度等方面再来决定下一步到底多大的规模。远期的目标是确立了,到2020年整个集团实现20万辆销量,这20万辆里面主要体现在传祺,前期一些基础我们还是要努力去做。

 

对话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

 

“大众今年已实现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本地化生产”

 

未来大众的投资主要倾向于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导入、创新技术在中国进一步运用,以及产品和产品系列的丰富。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特点,大众SUV产品的导入将会强化,而新的新能源平台也会引入投产。

 

记者:大众MEB平台好像在2020年才会引入中国,但之前混合动力和丰田怎么竞争?

 

海兹曼教授:我们今年已经在实现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本地化生产,尽管MEB平台需要时间变成现实,我们也没有坐等MEB的实现,毕竟MEB是我们第四个阶段的目标。在MEB平台到来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阶段,就是基于MQ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于MQB平台的纯电动车带来高度生产上的灵活性,同一条生产线可以实现共线生产,同时生产传统内燃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型。在今后的三四年间,我们将会向市场投放15款不同类型的新能源车。

 

记者:之前有一个说法,大众在大陆的两个合资品牌将会从新能源车切入,但最近没有听到太多的声音,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海兹曼教授:讲到新能源车,大众汽车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头更快一点,比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我们在全球推出了数款新能源车。在中国我们启动新能源车本地化进程,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新能源车的需求发展很快,二是基础设施铺设和建设发展很快。在这个节点上开始本土化进程,恰逢其时。

 

说到新能源车,所有新能源车都会在我们合资企业的框架内实现生产,将会成为他们的品牌组合或产品组合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今年开始实现本地化生产的插电版奥迪A6,属于奥迪该系列当中的新车型,2017年我们将实现PHIDEON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的生产,那也是属于C级车系列当中的一款车型。而在MEB阶段,将是完全独立的新能源车或者完全独立的电动车系列,到时生产也是在我们合资企业实现。

 

对话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晓庆

 

“解决市场痛点是首要任务”

 

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但痛点却也逐渐显露。在腾势看来,消费者需要更加深入和便捷的体验。因此,在销售网络终端,腾势将采用“4S店+腾势体验中心”模式推进服务网点建设,并加入由股东方戴姆勒推出的Car2Share“随心开”等多个分时租赁项目,开启汽车绿色共享新概念。

 

记者:今天发布会上,腾势CEO严琛提到了“生态”这个词,是不是腾势接下来也会做自己的生态?

 

胡晓庆:“生态”只是用了现阶段比较热的一个词,但不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我们最想强调的是“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因为,我们认为很多的实际使用问题没有被解决,包括我们周围很多的人都会面临着充电和服务的问题,体验的机会也比较少,很多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被解决。

 

包括我们最近讲的“超凡体验”,因为现在不是在哪里都可以坐到电动汽车,即使在北京这样的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最发达的城市,但大家的体验机会还是比较传统,所以我们觉得可以将分时租赁推广到新能源市场,让客户在企业、在住的地方就可以体验,不用到4S店。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租车回家开几天,这种我们觉得是解决用户体验环节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记者:相比其他车企,腾势的节奏会不会太慢了?距离第一款车推出已经有4年,后续的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胡晓庆:去年车展的时候,我们都在说赶紧推新车、赶紧上,但一年过去了,真正能有技术实力的新车不多。这个行业还是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为什么专注在这个“新动生活”解决方案,是因为对消费者而言,实际体验的很多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产品要不要做。产品肯定要做,股东双方对腾势的投资很有信心,一定会持续投入,这么强的股东方投资的公司不会默默地只做一款车,然后就不考虑了,这也不太现实,我们现阶段还是要关注怎么把真正的体验和真正的服务、充电智能的运用这一系列实际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明年再见面的时候还是同样的情况。

 

对话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金坚

 

“年底将推更具竞争力的纯电动车型”

 

为了顺应新能源产品的趋势,东风悦达起亚也跟进了混合动力产品的发展,虽然这并非其所长,但是依靠韩国强大的电子工业,东风悦达起亚表示已经着手无人驾驶技术研发,这是合资企业当中少有的举措。

 

记者:东风悦达起亚未来在新能源车型、新技术应用方面有什么计划?

 

金坚:本次车展亮相的K5混合动力车型将在今年正式上市,而明年计划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通过节能与性能上的突出优势,充分展示东风悦达起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努力的成果,以及在环保汽车领域的领先技术水平。除此之外,东风悦达起亚自主品牌华骐纯电动汽车已经在盐城示范运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底,我们将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续驶里程达250km的纯电动车型。此外,我们还将在更多车型上广泛应用ISG起停技术、低滚阻轮胎等节能技术。通过对新能源的持续性研究和开发,积极响应政府政策。

 

记者:东风悦达起亚2016年有何规划?有着怎样的目标?

 

金坚:2016年,在“革新经营驱动未来”经营方针指导下,东风悦达起亚将进一步强化品牌营销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产品层面,东风悦达起亚将不断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并阶段性扩大包括SUV车型在内的全线产品,强化新能源和环保节能技术在车型上的应用,在推进企业商品线不断完善的同时,提升产品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许江琴)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