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的造车大计应了“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公司昨晚宣布,11月16日收到珠海银隆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鉴于此,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此次终止收购本源于格力电器中小股东“不愿意买”。简单回溯,格力电器今年2月份停牌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9月份披露收购预案,拟以15.57元/股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标的资产作价130亿元,另以同样价格定增募集不超过97亿元配套资金,大股东格力集团、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广东银通投资控股集团等参与认购,然而在10月2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该项收购的部分议案未能获得股东大会的审议通过。股东大会之后,曾采访权威专家,率先解读该收购议案没有强行推进的基础。
最新公告则显示珠海银隆的股东“不愿意卖了”。据格力电器公告,前次临时股东大会后,公司拟继续推进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因此结合广大投资者提出的建议,对本次收购珠海银隆的交易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拟调减或取消配套募集资金,同时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但该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
“取消交易在预料之中,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事件的关注度太高了,如果收购继续推进的话,会被认为是不顾阻拦强行启动,风险太大。”一位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认为,由珠海银隆的股东会来否决此次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件的影响。当然,从珠海银隆股东的角度来看,对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利益。
“珠海银隆本身发展很不错,这笔交易当时能达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方对格力电器的认可,对格力电器高管团队的认可,方案遇到挫折之后,对方才发现不可控因素很多。”一位接近珠海银隆的人士向上证报记者介绍,该人士也从事锂电池行业,与珠海银隆属于同行。事实上,在格力电器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曾提出为何不用现金收购,格力电器董秘回应对方要求用股票支付。
格力电器对珠海银隆大订单的回复也证明标的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据披露,今年1月至6月,珠海银隆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3.2亿元;珠海银隆生产的纯电动客车数量为1518台,销量为1507台,产销率为99.28%。根据计划,7至12月,其纯电动客车计划产量超过6000台,至2016年11月11日,珠海银隆纯电动客车产品在手订单数量为5298台,其中已签署合同的订单数量为4858台。
两家如此优质的公司为何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从谈生意的角度来看,讨价还价,最终没能达成交易,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从上市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格力造汽车能不能成功?没办法预测,但公司最终做到了尊重股东的选择,这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有市场观察人士向记者介绍,格力电器作为知名公司,董明珠作为明星企业家,此次折戟对整个市场都有教育意义。
在格力电器公告中,公司表示,对本次停牌给广大投资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并对广大投资者长期以来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在公司以往的公告中,“歉意”和“感谢”几乎都看不到。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