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条路实在太艰辛,这条路也确实很诱人,这条路时而景色秀丽,时而乌云密布,我们勇敢地在这条路上参加了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
【导读】我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时,我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每天挣0.15元,一个暑假能赚6~10元,对我来讲这是一笔大钱。”如今,“放牛”的李书福成为了总营收超过2000亿元的吉利控股董事长。
“高中还没有毕业,我就开始规划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梦想。”5月19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撰文回忆了所经历的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他谈及近期引起世界关注的吉利入股戴姆勒时表示:“世界上所有投资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吉利投资戴姆勒也存在机遇与风险,是一项完全合规、公平的透明交易,当然这也是一次冒险的创造性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探索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商业竞争。”
1963年出生的李书福是浙江台州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台州,不仅是道济和尚(济公)的诞生地,也是鲁迅笔下“台州式硬气”方孝孺和柔石的故乡。对于经济学界而言,这里也孕育了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台州现象”。相对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台州是中国制造业发展中一个较为抢眼的地方。制造业发达的台州,一度有数十个工业制成品位列世界第一。
李书福在长达8000多字的《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以下简称“《致敬》”)一文中谈到了在家乡时的生活:“我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时,我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每天挣0.15元,一个暑假能赚6~10元,对我来讲这是一笔大钱。”
1978年,改革春风吹到了台州大地,少年李书福已经萌动了创业的心思:“我无心上学了,开始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文件,一系列方针、政策。三年初中学业,我用了两年时间就匆匆完成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路桥中学尖子班。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对高中学习失去了耐心,人在学校,心在游离。”
其在长文中讲述了许多从未披露的经历,包括其在生产冰箱配件以及转型汽车领域方面的种种艰难。然而,自古英雄出少年,改革开放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大潮中闯荡,然后在品尝各种甘苦后找准一条路执着地走下去。经过了十多年闯荡后,30多岁的李书福瞄准了汽车行业一头扎进去。彼时,这是民营企业的“禁区”,很少有人会相信一个民营企业可以在这个行业中成长起来。
记者了解到,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进一步捆住了民营企业渗透汽车行业的路径,该政策对地方政府进入汽车产业规定了15亿元的准入门槛,并且前提是得到政府的批准。数据显示,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量只有135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50333辆。这一年,李书福已经开始对奔驰等车辆进行拆解,为后续进入汽车行业做准备。从各种说法看,1997年被视为吉利正式进入汽车行业的一年。各种艰辛,李书福谈及也颇为感慨,他表示:“这条路实在太艰辛,这条路也确实很诱人,这条路时而景色秀丽,时而乌云密布,我们勇敢地在这条路上参加了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虽然跑得腰痛腿软,浑身浸透汗水,有时还出现精神恍惚、不知所措,但前方的路依然充满神秘,勾起了我们无穷的想象,探索远方秘密的心情根本无法平静,已经扬起的创业风帆将继续推动我们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汽车世界。”
李书福还谈及了对于汽车工业的一些思考,实际上也进一步阐明了近期他对于一些事情的批评。此前,他对于互联网造车、新能源汽车中的乱象都进行了抨击。在《致敬》一文中,他说:“千万不能随泡沫飞扬、跟妖风起哄,否则风口过后将会留下一片狼藉的凄惨景象。退潮以后,裸泳者将会很难看,搞得不好有可能回不了家。”他还表示:“但是有些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比如利用互联网概念,电动车概念以及借发展实体经济投资汽车工业的名义,其目的不是造车,既不想自己承担风险,又想乘机变相捞钱,这样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记者曾经在向李书福问及“吉利怎样看待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在《致敬》一文中,李书福再度表示:“当然今天的中国制造业依然面临如何实现从全球价值创造链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现实挑战,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只要认准方向,明白问题的本质,持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这是考验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时刻。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合规发展,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利用与合作共赢,如何实现稳健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汽车产业之外,一向敢言的李书福对于改革开放中的感悟进行了阐释。他强调:“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脚踏实地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带来光辉的前景,埋下罪恶的祸根就会带来无情的灾难。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就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播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种子,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定会因此而拥有光辉的未来。大道至简,规律不可抗拒,只有内外兼修、厚道善良、顽强勇敢、披星戴月,一分耕耘就有一分回报,明天才能更美好。”
对于而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李书福也表达了警惕:“今天的中国还是有人相信抄近路走捷径,还是有人在利用各种手段诋毁他人,那是很危险的。创造人类幸福全靠自己辛勤劳动、刻苦工作,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也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我觉得勤奋、踏实、苦干、与人为善是正道。那些用自己的错误观点臆猜别人的正确行为,用自己的扭曲心态衡量别人的健康心灵,甚至出现造谣没有底线,唯恐天下不乱的言行,这样的思维方式最终是不会有市场的。有时候还出现以制造谎言得到传播骗人而洋洋得意的现象,我认为这股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露出真相。我希望同志们不要传谣、信谣,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自己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放牛”的李书福成为了总营收超过2000亿元的吉利控股董事长,他对此表示:“牵牛的我能有今天的日子,我已经感激不尽!”
放牛的经历,艰辛创业的经历,李书福在《致敬》一文中表示愿意像牛一样努力工作,他言及:“我很愿意做牛,因为只要有草吃,我就会很幸福;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很有价值贡献感;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可以为农民耕地,给农民带来快乐,很有成就感;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很诚实,不忽悠,很受人尊重;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总是有人帮助牵着鼻子,不会走错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包括李书福在内的众多民营企业家都在改革大潮下去勇敢探索,有失败,亦有成功,他们的探索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是继续改革开放进程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温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