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零部件企业转型“押注”新能源汽车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5/7/20   浏览8934次   

[摘要]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感“唇亡齿寒”,生存艰难。调整与布局,并购与重组,转型与求变,成为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旋律”。

 

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感“唇亡齿寒”,生存艰难。调整与布局,并购与重组,转型与求变,成为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旋律”。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累计销售1185.03万辆,同比微增1.4%,而且5月和6月连续两月出现同比和环比双降。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却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今年1~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和销量分别是7.85万辆、7.11万辆,同比增长2.4倍和3倍。如此强劲的增幅显现出,虽然传统汽车市场不景气,但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被进一步激活,是当前及未来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摩拳擦掌,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今年以来,许多零部件企业动作频频。如云内动力合资成立“无锡同益汽车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迈出布局新能源动力领域的重要一步; 均胜电子合资成立“宁波产城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超级电容和电池管理系统; 斯太尔1.53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用碳酸锂电池材料公司等。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这块巨大的“蛋糕”正散发着无比诱人的香气让行业内外跃跃欲试。

 

 

传统企业转型大方向

 

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新能源零部件无疑是发展新方向、新机遇。正如俗话说的“让我们乘着改革的春风大步向前”。

 

2011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胜电子”)在成功并购德国普瑞公司之后,迅速在BMS(电池管理系统)占领高地,并进入了新能源关键零部件领域。4月7日,均胜电子在新能源布局上又有新动作,与宁波市政府和宁波南新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宁波产城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超级电容应用管理系统、商用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技术。

 

对此,均胜电子公共传媒部总监陈阳表示:“国内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力控制方面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池的核心在BMS,它决定着电池的功能与寿命,这方面国内企业亟需突破。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盛”),也同样积极在新能源零部件的核心“三电”上进行布局。除大量研发投入外,今年航盛又加紧在BMS布局。据航盛总裁杨洪介绍,新能源控制类汽车电子的关键在提高产品可靠性与电子兼容。经过六年的努力,航盛已在BMS 方面形成产业化。

 

西泵股份总经理孙耀明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对电子水泵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必须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适应电子水泵市场需求,西泵股份早在一年前就布局电子水泵市场,最近更是融资5.5亿资金,其中1.5亿元用于生产180万只乘用车水泵与20万只汽车电子水泵。

 

当然,其他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6月10日,云内动力与天津松正等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成立“无锡同益汽车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搭建起云内动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应用的平台,为其进军新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月5日,斯太尔为拓宽产业链,满足未来新能源动力领域的战略部署,旗下全资子公司斯太尔动力(江苏)投资有限公司对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53亿元,发展碳酸锂电池材料产品。

 

此外,还有成飞集成拟研发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锂超级电容系统; 大洋电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新能源动力总成基地,加快布局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市场; 曙光股份与黄海汽车围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展开合作等。

 

业外企业也来抢地盘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吸引了外来者的参与。今年上半年,有几家企业已经先后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4月23日,康盛股份拟以4.8亿元收购浙江润成控制的“成都联腾动力”、“新动力电机(荆州)”、“合肥卡诺汽车空调”等三家公司100%股权,布局电驱系统、电机、电动汽车空调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5月6日,杉杉股份拟募资34亿元扩充锂电池产能并投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逐步实现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开发、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6月1日,东源电器拟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南通东源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而进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满足新能源汽车配套能力。

 

这三家公司以前的主营产品依次为公家电制冷管路、服装与高压电器、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与汽车行业并不沾边。这些外来者的介入,一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零部件行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传统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面临新的挑战,竞争将更加激烈。

 

压力也是动力。外来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创新理念和充足的资金,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业务的发展。面对挑战,准备要有但也不必过于担心。与传统零部件企业相比,外来者对汽车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是很了解,虽说具有资金优势,但在研发核心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方面,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是更具优势。


(责任编辑:许江琴)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