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充电桩标准未统一 新能源车利好消息引发业界担忧

来源:   作者:综合报道   2015/9/25   浏览8964次   

[摘要]新能源产业链最近频频迎来利好,不过,在充电设施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大背景下,这些利好也引来业内人士的隐隐担忧。

新能源产业链最近频频迎来利好,不过,在充电设施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大背景下,这些利好也引来业内人士的隐隐担忧。


远在大洋彼岸发生的大众柴油车舞弊事件在祸及国内主打柴油发动机技术的A股上市公司的同时,多家券商和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会短期利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因为“大众排放舞弊事件,可能会让政府重新审视柴油车的环保问题”,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9月23日曾如是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在8月份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表明将支持鼓励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并按照一定比例配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后的一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3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又进一步部署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补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扩内需惠民生。


会议不仅确定了要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建设的方向,还表示将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此外,对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还将加大财税、金融、用地、价格等政策扶持,通过企业债券、专项基金等方式进行支持。


消息传出,多家充电桩生产企业和主打智能充电网络的互联网公司均向记者表示,“这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看法。充电行业人士王晓(化名)就认为,在目前新能源充电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的基础之下,各项利好政策快速进入市场,或者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目前很多细节性和方向性的标准都还没有得到落实,但是充电桩行业已经有大量的进入者,到后期新标准如果强制实施,那么不少企业的产品肯定会涉及到改造升级等,无疑将会有一定的社会成本浪费。”王晓如是告诉记者。


王晓介绍,虽然就在几天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已经审查通过了GB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但也只是意味着整个大标准中一个小的细分类项目——充电接口的修订工作取得了进展,只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


记者获悉,在接下来的10月中旬有望提交审查的两项标准,GB18487和GB27930对于整个标准的统一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20234只是定义了物理接口,而系统级的要求全靠后两个。”王晓告诉记者。以GB18487涵盖的3项系列标准为例,据记者了解,其中就涵盖了对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的要求以及对交/直流电机的电源等各方面要求,涉及到车辆与电力设置以及充电桩等硬件连接等多方内容。原有的18487标准诞生于2001年左右,在王晓看来,现在根本不能用。因此,这一标准的修订稿较此前有了大量的增补和改动,重点着眼于安全性、兼容性等各方面的问题。


而即便是评审时间按计划进行,如期通过专家评审,后面还会有多方的联合评审,最后,上述标准才能最终上报国家发改委。从目前来看,上报的最终时间最快也要到年底,而颁布时间可能要更晚。


也就是说,新标准出炉的时间极有可能拖到明年。而在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的大背景下,由于政策利好不断,各路资本和众多公司正在加速进入,不仅如此,一些原本专注于电源、机电设备以及煤电一体化的公司也在加速转型或者开拓新的充电桩业务,比如奥特迅、首钢机电和永泰能源等,而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充电桩概念股涨势也非常惊人。


整个行业的“膨胀”已经让不少冷静的业内人士表现出担忧,“现在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新标准出来,可能会给到半年或者一年的过渡期,以后如果强制实施,改造的各种成本都不会很低”,王晓强调。而让包括王晓在内的业内人士更为担心的情况是,目前整个行业的“乱入”可能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这两年来,新能源大巴起火的事情已经并不少见,而业内人士也在担心,随着充电桩的普及,那些不安全的充电桩是否会发生“电”人的情况。


要杜绝安全隐患,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标准出炉。但王晓表示,“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市面上没有一家(能达到我们要求的)产品做出来”。在这里,标准的“鸡”和产品的“蛋”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关系,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环境网"或“中国环境保护X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环境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作者,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桂良)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