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骗补这事儿,真的只怪车企吗?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姚思宇   2016/9/19   浏览8347次   


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最近正在持续发酵,以一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的爆出将事件推向高潮。网络上、微信上、各种资讯平台上,到处充斥着和骗补相关的报道,各种爆料层出不穷,几十亿、上百亿的数字可谓触目惊心。但是仔细品味财政部的发文以及未知来源和真假的汇总表,笔者不禁想问,骗补究竟是谁之过?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笔者并不想为任何企业开脱。作为企业,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是其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任何违规违法现象受到严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列举的五大典型案例来看,申报到最终获批补贴需要经过很多流程,提供很多相关证明,那么在此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审查出问题?


从结果上看,虽然拿到实际补贴款的是企业和相关用户及经销商,但层层审批部门难道对此事就没有一丁点儿责任吗?


我国对汽车行业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九龙治水”。对于各条“龙”来说,不能光知道“喝水”,却不知道对水进行“排污治理”,在其位谋其政也是“有关部门”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按图索骥,再往前看,我们必须承认补贴政策本身就有诸多漏洞可以钻。笔者并不想为任何涉嫌骗补、谋补,企图钻政策空子的企业开脱,但我们必须承认,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当看见可以快速获利的机会,他们不可能当作没看见,更不可能让机会从指缝中溜走。于是乎,各种精妙的手段层出不穷。


但是,这难道只有企业的错吗?


以6~8米纯电动客车补贴30万元为例。一辆6~8米纯电动中巴,国家补贴30万元,按照1:1的补贴原则,地方再补贴30万元,这已经超过了一辆整车的售价。试问这样的补贴政策,有多少企业能禁得住诱惑?就算企业不敢冒风险,也抵不住客户有需求。


笔者在与行业专家闲聊时,曾听说从2009年至今,国家财政投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纯资金补贴多达400亿元。难道国家在制定补贴投放标准之前就没有更加全面、客观地实地走访调查吗?诚然,小偷不能以“看见人把钱摆在眼前不能不偷”作为辩解的理由,但如果自身加强了防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财产受到损失。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企业就好像孩子,而相关部门就好像家长,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回想我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至今,销量一直是考核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的重要指标,甚至被写入行业发展规划中。对此,相关部门一再强调,任何一个规划纲要总要有一个目标,这样大家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话是没错,但当销量不仅仅是个目标,而是作为考核项目之一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以这次的骗补风波为例,某企业牵涉骗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地政府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其申报示范城市时定下的目标。


对于我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这件事,笔者从未感到过骄傲,因为这只是“大干快上”的结果,是完完全全的政府行为。


对于骗补、谋补,惩罚相应的企业是有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有关部门及时反思问题出在哪儿才是最重要的。必须指出的是,骗补、谋补的根源,绝不单纯是补贴政策没有制定好,而是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转变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度。


一个被提升至“战略性”地位的新兴产业,不是“赶英超美”的工具;一个被视作“战略性”重视的产业,不是各地方政绩簿上的精美装饰,更不是各地方财政、各汽车企业的摇钱树。


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走,也不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会走,如果没有人教他,或者扶他走的人一直不放手,那么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自己走。要想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性”能力的新兴产业,就必须培养其自我造血的本领。


(责任编辑:SIA)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