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充电设备发展迅速 尴尬并行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2016/9/12   浏览7000次   

[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就在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之时,车桩比例严重失衡、行业标准不一、盈利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并困扰着产业的前行。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就在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之时,车桩比例严重失衡、行业标准不一、盈利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并困扰着产业的前行。对此,已有人开始质疑:充电桩未来市场是一个“深坑”还是一种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为21.5万辆,销售量为20.7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9.8%和122.8%。产业增速加快,同时也带动了充电桩市场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公共充电桩建设已达8.18万个(其中直流桩有1.35万个,交直流一体桩有1.65万个,交流桩有5.18万个),较2015年年底增长了65%。私人充电桩达5.54万个,较2015年年底增长约12%。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就在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之时,车桩比例严重失衡、行业标准不一、盈利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并困扰着产业的前行。对此,已有人开始质疑:充电桩未来市场是一个“深坑”还是一种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且来探讨一番。


看行业痛点:数量激增背后隐忧存 四大要害需“下药”


由新能源汽车而衍生的充电桩行业,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而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企业纷纷涉足。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最为关心的一点。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由此可见,充电桩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建设速度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


据了解,目前国内充电桩生产企业已超过300家。充分的市场竞争本是好事,但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却难以把控,因此引发了业界对行业发展的担忧。有分析师表示:“虽然充电设施市场前景广阔,但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痛点’不可忽视。”他认为,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闲置资源多,利用率低下。市场研究表明,目前充电桩的有效利用率仅为5%,空闲率高达70%。究其原因,个人车主大都选择在家充电,因为更经济;人流密度小的非商业区和郊区对充电桩的需求更少。而据市场研究发现,出租车、公交车的专用充电桩利用率普遍较高。


二、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进程慢。不过《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的发布有望终结混乱,构建统一标准体系。


三、个人申请建桩难度大。个人建桩,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支付较高的安装费和施工费用。另外,小区物业增容改造难、配套政策不完善也是难倒部分电动车主的原因。


四、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等。据冯辉分析,目前一座快充桩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0-15万元,而硬件成本占比高达75%。“从长远来看,硬件成本逐年降低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补贴难领、充电桩城市规划不均匀、商业模式不清晰和报修维护难题也是困扰充电设施市场发展的原因。


难题将解:“药”已有“病”将除


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之一。然而,在充电桩布点的推进中,政府如何做到既到位又不越界,同时给民营资本投资充电桩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需要做好的文章。那么针对这些种种问题,业界以及国家也作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政策。


合理布局,杜绝闲置: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会透支消费者的期望。基于此,很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论证,找准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总体供需比例及区域需求量,避免为追求数量而遍地开花,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心城区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当摒弃大包大揽,而通过在建设用地、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让投资者有较好的收益预期,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互联互通问题有望实现: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标准》中,包含总则、公共信息交换规范、业务信息交换规范、数据传输及安全四大方面。按照计划,8月底完成标准的全部试点验证工作,计划9月出台。该标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


建桩有“依靠”: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中,给出了管理、申请安装充电设施的示范文本,也有了标准的个人使用电动汽车自用充电桩安装承诺书,如此一来无论是物业进行充电设施安全管理,还是消费者申请安装自用充电桩都有了规范的办理流程和责任主体,减少出现车主被“踢皮球”的情况。


看市场空间:产业链盈利三大环节 黄金时代将来临


有分析师表示,预计到2020年,国内充电站可达12000座,充电桩可达480万个。就分散式充电桩和集中式充电站的建设规划来看,未来产业的规模有望达到1771-2054.5亿。


从产业链上来讲,充电设备产业链分为设计环节、制造环节和运营环节,其中制造环节成本占产业链的50%以上,赢利确定性高。而运营环节最具盈利潜力,早已备受资本青睐。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充电桩产业业绩理想,11家公司业绩预喜:预增的有4家,续盈的1家,略增的5家,扭亏的1家。另有1家续亏,1家不确定。其中,净利润增幅超过50%的公司有6家。


此外,据相关研报显示,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策利好、“最短木板”,空间巨大、物联网蓝海 车联网入口三大逻辑将使充电桩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看未来窘境之路:桩站先行适度超前


目前,充电桩行业主要面临着“车多桩少”的局面。那么,要让充电桩的供给赶上需求,必须科学规划,做到桩站先行、适度超前。按照各地区的地形和整体建设格局进行设计和规划,当充电需求量比较大时,需要配套足够的充电装置,而且要从长远考虑,超前规划和设置桩站,以满足未来车辆充电的需要。


打破电网建设电力部门单枪匹马的局面,采取政府、企业一起上的模式。做好运营商的备案管理与运营效率考核,规范充电桩的选址、技术、维护与服务,使之标准化,实现通用开放。


完善标识。各地应梳理、规范、完善电动汽车的充电标识,给出一些清晰的道路指引,如借鉴地铁标志的模式,让车主容易辨认,便捷充电。


电动汽车作为新生事物,需要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继续滞后,因此,运营商在加紧建设充电桩的同时,还需将其建设得适得其所,使之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


总结


充电桩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未来虽美好,现实还需时间的整合与完善。因此,充电桩运营商应在抢占市场先机的同时,调整充电设施的布局、提高技术水平、解决盈利难题;在国家层面,应加紧完善相关行业标准、防止补贴政策漏洞。总而言之,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行业上下游的共同促进,一起探索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陈jing)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